孩子酷爱跳舞,夫人的意思是,让孩子走一条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心跳舞的学习道路。
我一开始惊讶与夫人的观点,但是思考了一分钟后,我表示了赞同。
队长我从小擅长考试,所以在在家里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学校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学中班上的模范生。
我为什么要受这种教育,除了做好学生之外,我有其他选择吗?
我们小时候到学校读书,有父母的要求,老师的要求,也有社会给我们年龄的规定。
我们在学校里,需要满足父母的期待、老师的期待、同学的期待、以及未来走向社会后,社会的期待。
可是很少人会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在被其他人期待、其他人要求下受教育呢?
(大家注意我的问题,谈的不是我们要不要受教育,而是我们要受怎样的教育)
从当初的没有读大学的机会,到如今人人有大学读,我们已经从一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国家走了出来,现在已经到了需要对教育改革的方向做一些思考的时机。
咱们的教育,其实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教育,它包含了家庭教育以及道德的内容,尤其是道德。
比如你听说谁家小孩不好好学习,很多人第一反应,这个小孩是个坏孩子,不读书,会让自家小孩不跟这个孩子玩。
我们每次在新闻上听到有什么犯罪分子被抓到,请父母出来说话的时候,父母的答案永远是“小的时候很乖,后来交了坏朋友,然后就变坏了。”
这种以道德为导向式的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问题要面对的最核心部位。
小孩子在产生自主意识的时候,充满了好奇心,对世间的一些都保持着探索欲。
在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扮演引路人的角色,他们会按照当前的社会规则,把这条路上遇到的诱惑统统隔离。
第一,这个学习过程是痛苦的,因为我们要把所有老师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灌输在自己的脑袋里。
第二,这个过程我们需要抵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并且要在压力之下学到能够让自己吃饭的一技之长。
咱们目前的教育制度,依旧包含着几百年前科举制度的基因。
学习过程的满足感不是说先决定好学习的内容再去学习,而是说找到一条能让自己快乐学习的特色道路。
比如学英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国际化,有些人普通话都还没说得很好,没必要学英文。
学习过程不是强迫的,探寻什么东西是最适合自己的,追求快乐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一生的事情。
我们不是说要去学习他人的道德情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可能出错,老师也可能出错。
子女道德性格的教育,是要能够明辨真假、善恶、美丑、是非。
道德性格的培育是个人肯定跟否定的过程,我们要不断的肯定东西,如果后来发觉情况不对,再去做修改。
在人生的历程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害怕出错,千万不要裹足不前,一定要大步向前。
因为不遇到挫折,就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不遇到困难,就不知道下一步应该修改哪个部分。
再说不对人对事有偏见,检讨世俗价值,不以世俗的标准从表面对人做判断。
我们通常习惯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但是我坦白跟大家讲,小时候被认为是坏小孩的孩子,长大以后取得的成就可能更大。
但是我们太习惯说,读书好就是好小孩,读书坏就坏小孩,读书和品性没啥直接联系,读书好品行差的人比比皆是。
你看完了我上面的文字,在心里还是会觉得还是应试教育的读书好。
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灵状态已经被灌输了一个极为强大的思想,我们的思维模式当中已经有固定的道德导向式的教育,科举制度的思维。
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来说,我们太习惯从世俗的价值相信应试读书的价值,变成了我们DNA的一部分。
可是对于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掌握所有的机会,不欲作立场,不做世俗价值的判断,对什么事情都是充满了好奇心,不要害怕出错。
很多年轻的老师刚工作的时候会觉得,很挫折,很灰心,很气馁。
但如果老师挫折、灰心、气馁,表现出来是一种负面的态度,那这个老师教的学生会更挫折,更气馁,更灰心。
学校只是我们人生中非常小的一步,更何况现在教育改革改到学校,未来会有怎样的演变我们都不知道。
如果不能够去除思维中应试教育的障碍,那么我们心里都非常明白,教育体制改革不管再怎么改,我想得出来的结果永远是比高低,评好坏的结果,而与教育相关联的那些所谓的天价学区房,永远都是社会问题。
每个人受教育的过程,是大家一生的事业,也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目标,祝愿都能有一个美满的前程。
©版权免责声明
1. 本文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用户个人意见,与川渝圈立场无关
2. 当前页面所有内容由该用户发布,该用户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 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提前征得该用户的同意
4. 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文部分内容如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你要是有大把钱,占有大量资源,小孩爱怎么教育都可以。要不然,你只能跟社会上多数家庭孩子一起竞争,走社会的一般选拔机制。没有什么应不应该,只有有没有得选择。
但应试教育是国家层面选拔人才的手段,应试教育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是最公平,性价比最高的上升渠道。国家层面及其社会各行各业都是首先挑选应试教育中涌现的人才,对于有条件的家庭来说,给孩子报兴趣班也也是为了在应试教育之外,培养孩子多一门的技能便于以后在社会上混口饭吃。 中国应试教育目前对于全中国的所有家庭来说,是最公平模式
家庭有一定经济基础,走艺术走什么路子都可以,因为本来容错能力就强,允许试错,大不了靠物力财力人力送他出国读个大学。但是,普通家庭,还是老老实实准备高考吧,一是输不起,二是高考应该是目前个人社会层级上升相对公平相对便捷风险相对较小的路了。拙见。
应试教育历朝历代是选拔人才&阶层跨越的通道,否定它的,是何居心? 素质教育是否变成教育市场化的大旗了,孩子要全面发展,但是读书并且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说的素质教育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