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之前来北京,那时候地域歧视还比较严重。其中在北京歧视最为严重的两个省就是东北和HN。一个爱打架没素质,一个爱偷东西坑蒙拐骗。
在北京开始的那几年,被身边的人感染的,让我一度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份,觉得作为一个东北人有点丢脸。甚至遇到一个东北人和我说话然后自认老乡,我都觉得莫名的反感。深深的陷入到成为一个东北人很羞耻的地步。
其实早些年在老家的时候,东北人也有歧视链。东北人管其他除东北以外的省都叫南方人,反正都是从南方来的。那时候接触的南方人不多,南方人在很多身边东北人的口中是爱斤斤计较,爱算计,有心机的代表。我们当时身边就有一个南方朋友,大家都不是很喜欢他。因为每次出去吃饭,大家都是抢着买单,而他一直都是和我们蹭饭。我印象里,就没见过他买过单。主要那时候东北不流行AA,AA会被认定为很小气,很女人的行为。所以其实在老家的时候,歧视链其实是在南方人身上。
几年后当全国各地的人都开始走动起来,人们对地域歧视这件事逐渐模糊之后,我试图回想那时候的自己为什么会有之前想法的时候。我想一个词就能解释这一切。那就是环境。都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我想这一点真的不假。在什么环境说什么样的话,听什么样的故事,就容易被什么样的内容所改变。
就像之前在东北的时候,明明接触不到几个南方人,却对南方人有了很深的偏执。觉得南方人一般都是很精明的,很小气,喜欢吵架,动手能力差,喜欢背后算计之类的。但当来到北京之后认识了一些南方人之后,你会觉得他们都很好相处,也没那么多心思,而且也都够义气,够朋友,完全不是在家时候传的那个样子。所以在老家时候关于南方的说法很多都是谣传,谣传有时候止于智者,也止于从井底跳出来的青蛙。
我们身处怎样的环境,就容易被身边的话语,身边的人和事影响到。很多时候其实需要抛开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一些问题。其实没有什么人和什么事一定是怎样怎样的,事情有时候是两面的,人其实也是多面的。把什么人划为特定的类型,其实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很多人其实没有太多的想法,都是易受到身边人和事的影响,从而对一些事情开始产生看法。自己没有亲身经历,都是道听途说而已。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没吃过香蕉,身边的人都传香蕉事苦的,你就会在印象里觉得香蕉是苦的。还有就是当身边的人和事不停的和灌输某种想法,虽然你开始不是那样想,时间久了,你也容易被影响。就比如我在东北时候对南方的人看法,基本都是当时环境所造成的。当时都不认识一个南方人,没有和他们接触过,就既定的认为南方是怎么样怎么样的。所以那时候所说的话和事情,都是带有偏执的。
如果你要论证你的想法,那你就要多多了解论证双方。比如你想真正了解南北方人具体有没有你听说过的差别,那你就南北人都接触一下,或者你和他们都成为了朋友,或者你南北方都生活过。
我之前去旅游的时候打过一个东北朋友的出租车,他和我聊的就是,他在老家的时候就觉得南方人怎么怎么样,到了南方之后就带有很深的看法。那时候的他不愿意和南方人做朋友,说话都不愿意理他们。但架不住自己孤身在外的孤独,和南方朋友的热情。虽然他不喜欢南方朋友,但本地的南方朋友都觉得东北人很热情,很大气,想和他认识。一来二去,他和那边的人熟了起来,经常一起喝酒撸串聊天。他发现其实南北方人其实都差不多,也有能喝酒的,有爱吹牛的,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所以其实不分南方北方,人都是一样的。都有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最后他叹气到:人啊!还是得出来看看,在老家都呆完了!车上他和我说他娶了一个南方姑娘已经在那边定居了,觉得南方的气候很好,适合生活。也很喜欢那边的风土人情。
所以其实有时候我们对一些人和一些群体甚至一些国家的恶意其实是没有来由的。比如你要说TXL不好,我就是讨厌他们。首先你为什么会讨厌他们?你认识他们吗?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吗?你真正了解过他们吗?还是曾经被他们伤害过。如果你只是听到这个词就讨厌,或者只是因为他们和你不一样就讨厌,那其实很大程度上和你受教育的程度和所生成长的环境有关系。读书和旅行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而且改变很多。
还有一些人,开口就讨厌这个国家,讨厌那个国家。他们甚至连那些国家都去过,就开始讨厌。很大程度是收到身边环境的影响。没有什么人特定是什么样的,更没有一群人就被划为同一种人。北方人也有很多小气不能喝酒的人,南方人也有很多豪爽长得高的人。一个地区的人是如此,何况一个国家呢?
我认识一些人,他们来自南方,北方,国外国内,有白的有黑的有黄的有粉的,他们没有特定的符号,特有的性格,他们没有被定义,他们都是一样人,高兴的时候会笑,难过的时候会哭。我不会把他们划为什么样的人,言语上没有,内心里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