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成都MC浴室相关事件引起公众热议。作为具有典型性的同志社交场所,同志“浴室”的诞生有着其独特的社会及文化背景。
华东师范大学魏伟教授曾在本世纪初对成都地区的同志空间开展过实证调查,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公开:当代成都“同志“空间的形成和变迁》中。权促会在此将本书中有关同志浴室的相关研究摘出,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其中反映的社会与文化问题。
近日,有关成都MC浴室相关事件引起公众热议。作为具有典型性的同志社交场所,同志“浴室”的诞生有着其独特的社会及文化背景。
华东师范大学魏伟教授曾在本世纪初对成都地区的同志空间开展过实证调查,其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其著作《公开:当代成都“同志“空间的形成和变迁》中。权促会在此将本书中有关同志浴室的相关研究摘出,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其中反映的社会与文化问题。
1. 本文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用户个人意见,与川渝圈立场无关
2. 当前页面所有内容由该用户发布,该用户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 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提前征得该用户的同意
4. 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文部分内容如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虽然,,,,但是。。。有些跑题,我还是想说一下,女同性恋去哪里了?同志浴室,同志指的可不只是男同性恋而已,,,,但是同志浴室,只有gay浴室罢了。到底是女同性恋没有性需求?还是女同性恋“被”隐身了?这些文章,很好,让公众了解了这些,可以,但是这些文章或多或少为男同在浴室进行这种行为合理化,为什么同样作为同性恋,女同就没有所谓这种文化所以,为同志浴室合理化,对于我和大众来说,还是不够有理有据。希望有学者可以写一下有关这个问题的论文吧。应该可能会涉及到女性主义的视角吧。
柴静的《看见》里,有这样的话: “大多数同性恋建立感情的社交场所是在公厕或者浴池,在那样的地方不大可能产生爱情,只能产生性行为,而且是在陌生人之间。”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不用担心身份的泄露。 “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不下来,只有性”
我看之前网上流传很火的那篇文章,它好像本身是戴着有色眼镜的。通篇都只是对此类同性恋者这个单体的批判,完全没有从本质出发,没有上升对象,没有考虑社会和环境背景等等的影响。看得我真的很气。
同志浴室,就是这个群体受到外来压迫下的畸形发展,浴室里面有很多已婚男士难道没人去想为什么吗??他们需要的不是浴室,而是一个能让自己身份暴露在阳光下的家,然后浴室之外真实的他们是没有容身之地的,这就是悲剧的根源,那些谩骂的,职责的,说要把浴室全部封杀的,可是我想问问真正的“浴室”真的能封杀完毕吗?
这就如孤身经过一个站满了人的长廊,站在你面前的人一声不吭地闪开了,一切议论都来自身后。”
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回一楼的朋友,其实女性也有浴室的,比如成都的蜂王等
作为一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我想为这篇文章正名。此文章系魏伟同志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进行博士阶段学习时所做,因访谈资料的局限性而没有对女同性恋进行分析。另外,此文章的姊妹篇为《城里的飘飘:成都本地同性恋身份的形成和变迁》(刊登于《社会》杂志)。此两篇文章为典型的社会学定性研究,不可带入日常思维进行片面分析。而应当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