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和一个认识四年,并睡过几次的男孩儿见面吃饭。
席间,面对可口的饭菜以及恰到好处的环境氛围,再加之想到两人已经认识四年,在很多个夜晚里我们还慰藉过彼此。
一时间情绪触动,我开始向他表露内心的种种软弱,以及当下的局促、困顿,对以后的规划、期许等等。
我讲得绘声绘色,好几次甚至都想哭。
我把深藏已久的那些不体面的,压抑的,敏感的话,全部一骨碌倒出来了。
因为我觉得,四年的那些亲密的床上交情,让我已把他当作是一个能让我放心说出真话的人。
结果,我讲得泪眼汪汪,定睛看向眼前这个人却发现,他正不厌烦地在啃着鸡爪。
根本没有听我在说什么,更不要说去理解和共情我话里面的那些内容了。
我心忽然凉了半截。
立时住了口,继续吃饭。
过了一会儿,他开口了。
没有问我为什么突然不讲了,也没有和我谈及我刚才表达的任何东西,好像我刚才一个人唱了出没有观众的戏一般。
他向我激动地说道,他最近在兼职卖一个护肤品,效果很好,卖得很好,用了之后皮肤细腻有光泽,弹性十足。
他让我伸手摸摸他的脸,说让我亲自感受感受他皮肤的变化。
我尴尬地笑了笑,说不用了,直说肉眼可见的吹弹可破,无需触摸。
他又说,你在做公众号,粉丝也有个几万,你可以考虑做我的代理,卖这款产品给你的读者,绝对一个月好几万的收入。
这次我连尴尬地笑都笑不出来了,只是突然觉得,我怎么会在刚才那个片刻,对他表露我的内心呢。
我觉得情到浓时,应该毫无遮挡地展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样貌给对方看,和对方热烈拥抱。
可别人想的却是,把我发展成代理。
我在这边热泪盈眶地聊自己的情感、软弱,别人在那头正在盘算如何做生意。
他还在兴高采烈地向我画大饼,我两眼空洞地盯着桌上盘子里的饼。
我说,你知道我今天出来其实状态很不好,原本想和你说说心里话的嘛。
他戛然而止,似乎很震惊一般,说了句,是吗?
然后又继续口吐莲花,向我推销他火热的化妆品事业。
2.
那天吃完饭的回家路上,我脑子里想到了之前看张爱玲写过的一个短篇故事,突然觉得很应景。
故事里有两个中年妇女,坐在一起闲话家常。
一个在说自己结婚后,家里鸡毛蒜皮的各种琐事,婆媳不和,姑嫂不和,家里条件也不是太好。
而另一个呢,则又一直在说,自己家里虽然有钱,但是丈夫嫌弃自己不会做饭,嫌弃自己长得不好看。
反正两个人,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麻烦。
故事从开头到结束,都是在描写这两个人在互相吐槽自己的婚后生活。
很有趣的一点则是,两个人明明是坐在一起聊天和吐槽,但画面却是,彼此都在各说各的。
我在说我的苦,你在说你的苦。
两个人没有理解,没有共情,谁都不愿意听完对方的话之后真正地为对方焦虑和关心一下。
看似交流得异常火热,以为情感在互通,彼此的情谊在升华。
但其实本质上,两个人根本都不关心对方的生活到底是怎样,双方真正关心的其实只是自己而已。
我之所以想把我家里的苦和琐碎倒给你,只不过是因为这可以帮我排遣情绪。
至于你的生活是怎样,我才不在乎呢。
人类的悲欢从不相通,因为人类从来只关心自己的悲欢。
3.
想到这个故事,我对那个男孩在饭桌上的表现就一下子释怀了。
因为说到底,本质上,我和他又有多大的分别呢。
他关心他的生意,我关心我的情绪。
他希望我能做他的代理,给他赚钱。我希望他能理解我的软弱,和我共情。
我们都是在关心自己而已。
只不过一个关心的是钱,一个关心的是情绪。
难道关心钱的就要比关心情绪的低级一些吗,又或者关心情绪的就要比关心钱的更理直气壮一些吗?
凭什么呢?
我们不过都是在关心自己而已,凭什么要求别人像自己在乎自己那般上心呢?
既然我都做不到,那为什么要去要求对方能做到呢?
所以,饭桌上的生气、愤怒解除了。
但,能理解是一回事,两个人还能继续相处甚至惺惺相惜地相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明白不应该去强求谁认可自己,和自己共情。
但心底却总会期待,有一个人,他是可以做到这样的。
你们之间,不用谁刻意地明说、强调,就是能够很自然而然地懂得双方的软弱、敏感、欲言又止。
当你不顾一切地展露自己最真实、隐秘的一面出来,他会热泪盈眶,会感同身受。
和他相处就如同和自己相处那般,你把心剖开给他看,他不会来给你说,啊,我这里有赚钱项目,你先来做我代理吧。
而是满脸疼惜地告诉你说,你讲的,我都明白。
世上会有这样的一个人吧。
即便他永远不能出现在我身边,但我只要用他这个形象做念想,就有勇气面对生活的一切慌乱和不安。
足矣。
《END》
防失联
请大家点击下方
关注我的生活号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