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受疾控中心一位专家委托在第四人民医院做问卷调研,虽然门诊不大,但每天都能看到因为HIV演出的人间悲欢离合,有儿子感染,妈妈对其不离不弃的故事,也有患者除了感染HIV还不幸患癌的人生经历,身为一个非感染者,我一定不可能做到和感染者那样的感同身受,但对于我以后开展关怀工作多了很多触动和对于他们的理解,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一位被朋友搀扶着的大叔突然叫住我:“葡萄,你不是葡萄吗?”,我一脸懵逼,忍不住问回去:“你认识我吗?”,“你不是那个在酒吧表演艳舞的葡萄吗,我以前也去过你工作的地方检测过的!”,听到他的话首先内心一阵窃喜原来我那么出名,但又带着疑惑,依然来过我工作的地方为啥弄得如此这般境地,大哥和我说刚开始他还有定期参与检测的习惯,但是久了就开始松懈了,结果有一天感觉很不舒服去看医生,医生叫住院,入院前一查就查出来了,还出现了机会性感染,这不把好不容易存下的一点积蓄都给用完了,真是悔不当初,听着大哥的后悔之言我也倍感无奈,哎!几个月后我的工作结束了,在帮一个感染者去四医院拿药的时候再次碰到之前提到的那位大哥,他的机会性感染治好了,从刚开始的孱弱又变回了充满神采的样子,不过这个代价原本可以不用那么沉重的!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