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人说话,不仅仅要听对方说了什么,很多时候还要听出对方没说什么。
我上大学的时候,我的辅导员特别喜欢在给我们开会说到一些稍微敏感的东西时用三个字来代替,你懂的。
包括有时候私下找她谈事儿聊到一些不太方便透露的内容时,她也经常用这三个字来回答。
当时我和几个关系好的同学经常在背后吐槽辅导员,说她说话总是说半截,每次说到关键处就说你懂的,我懂个什么呀我懂又不说清楚。
直到自己毕业工作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儿后,回头再看才发现,这三个字简直就是博大精深呀。
因为这世界上很多时候,一些人一些事儿是不太方便直接用嘴明目张胆说的。可是又需要透露出那么一丢丢的意思给对方,那么用含混不清的话语带过就是最聪明的做法。
你说他说了吧他好像又什么都没说,你说他没说吧他好像又给你暗示了什么。
关键是他并没有具体说出任何指示性的内容,所以不会让自己在某一天陷入被动。只是作为听众来说,能不能听懂他话里面的深意就只能全凭自己悟性了。
而通常这些不能直接说出口的话,往往都是一些关键信息,决定着事情的成败。你若是能完全听懂那可就太厉害了,而你若是完全听不懂也就只能认倒霉。
前些年我一直觉得这种听话听音、需要人去绞尽脑汁听弦外之音的事情主要是发生在职场重地上,因为职场如战场,大家很多时候既是盟友又是敌人,太多太多的信息是不可能直接开口说的。
所以旁敲侧击、一语双关便是这种场合下的生存规则,大家都在这种状态下捕捉敌方的动态和收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可最近两年因为写作和经常思考、观察的原因,我发现其实这种需要听话听音的事情是存在于所有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当中的。
爱情、亲情、友情,工作、学习、生活。总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这种说话只说三分,剩下的七分靠你去猜的情况存在。
举个例子,逢年过节的时候去亲戚家串门,亲戚说让你千万不要带任何东西过来。这句话如果你真的听进去了光秃秃的撒手去,可能到时候双方脸上都不太会挂得住吧。
还有情侣两个人在吵架的时候,一方痛骂另一方让其滚出去再也不要回来,如果你真的是当真就再不回来了,你们两个人的关系可能也就彻底结束了。
当然,如果你确实想结束了就不回来,那这属于另外一个层面的讨论。
还有,好朋友在一起合伙做生意时,其中一个说钱怎么分我都无所谓,关键是开心就行。那如果两个人真的分钱时,你分5w他分1w,你觉得他还会开心吗?
一个人说了什么不一定就代表他一定这么想,可如果一个人没说什么,那没说的部分反而更可能才是他真正的心意。
我想了一下或许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出于自身某种身份或者环境的局限,不能把话说得太清楚,否则会给自己招来麻烦或者让自己陷入被动。比如在职场上的某些员工或者领导。
第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基因让很多人在骨子里养成了说话只说三分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比如,好朋友或者亲戚一起做生意,就是不好意思说清楚如何分钱,觉得说得太直白伤感情。
第三,某些人的处事哲学就是话不要说太满,这是他的生存法则,无关其他。
总之,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就会有江湖,也就会有这种话说三分剩下七分靠你品的情况随时存在,能品到几层意思就完全是见仁见智了。
有人说,在感情里面最难得的便是有人可以懂得你的欲言又止。
而把这句话再放大一点,那就是,在这个险象丛生鱼龙混在的世界里,最聪明的人一定是可以听到别人话里的弦外之音的。
而弦外之音里的话或许才是对方真正的心里话,听懂了,相关的一切也就顺了。没听懂,你也就只能一直懵懵懂懂、不辨始末。
原文来自公众号:晓毅的书房
©版权免责声明
1. 本文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用户个人意见,与川渝圈立场无关
2. 当前页面所有内容由该用户发布,该用户与本站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 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提前征得该用户的同意
4. 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文部分内容如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