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道窄门
文章开始前先说一件事,我文章被剽窃得太厉害了,所以我现在也在慢慢把文章转成视频,放在B站的“九边视频”里,如果觉得看文字太疲劳,可以去关注下。
前段时间在微博分享过一个帖子,没说过瘾,今天准备开一篇长文继续讲讲。
如果把人生当成是一个打怪练级不断上升的过程,那大概有三道门需要挺过去。倒也不是说百分百走这个路线,不过大概差不多。
从现在来看,教育有两重意义,第一重是这玩意本身是个认证机制。
既然是认证机制,所以要学一些平时用不着的东西,来筛选哪个孩子脑子比较好;如果脑子一般,但勤能补拙,勤奋也是一种优良品质,一样可以作为选拔标准。
学历本身不代表啥,但是代表着起点。有了这玩意,很多职位就会对你敞开,你也就获得了一个先发优势。学历不如你的人,除非有神奇技能,否则得用一辈子或者很多年,才能跌爬滚打混到你的起点。
所以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学历依旧是很多人保持先发优势的一个基础。如果连高考这种相对平等的竞技都拿不下,后续的游戏会越来越难,因为高考之后的比拼,大部分都是在拼道具。
高考会对社会进行第一轮分层,水平接近的人趋向于待在一起。不同圈层之间接触越来越少,了解也越来越少;互联网并没有拉近这种隔阂,反而在拉大。
这也是为啥知乎上之前有个问题,说“月薪三万真的很容易吗?”,提问者是个三四线城市的学历一般小伙。他围观了自己周围一圈,发现只有混得非常好的领导才能到这个收入,但是平时看各个互联网公司招聘,很多大学生一毕业就给到这个收入,让他很迷茫。
这个小伙的困惑,其实就是我们这一节的核心。很多人一步顶别人十年,并不是他的岗位需要的技能有多难,而是他所在行业本身是“财富突出部”,第一轮简历筛选就把绝大部分人给干掉了,你说不公平,确实不公平;你说公平,也公平,毕竟在招聘人员看来,学历的本质是眼前这个孩子过去十几年的一个总结证明,你说他宁愿看一张有形的总结证明,还是愿意相信看不到的品质什么的?
当然了,学历只是门槛的一种,还有更复杂的。大家看过《人民的名义》吧,里边说汉东省的官僚系统,分成两大派,一派是以政法大学毕业生为核心组成的“政法系”,一派是以领导秘书组成的“秘书系”。
以小见大,这种派系到处都是。因为“小圈子认同”是人的本性,几万年的部落时代留下的习惯已经根植于人的基因,人都会习惯性加入某个小圈子抱团取暖;小圈子里的人也倾向于给自己人以帮助,以备将来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拉一把。
很多时候你的毕业院校也会形成一个天然圈子。面试官是哪个大学的,他就倾向于要哪个大学的人;项目组的组长是哪个大学的,他也倾向于帮助自己的学弟学妹。
正经知识越多的两个人,坐在一起对有分歧的问题一顿讨论,就不需要为一些基础性的东西重新解释。比如你和人聊《雪中悍刀行》,你如果没看过这书,就没法聊;再比如你从没用过MATLAB,很多功能你都没法想象,那些搞科研的也没法跟你聊。
知识层次接近的人,更容易最终达成共识。而且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人的脑子越清楚,越是可以被说服的;有事双方一讨论,有道理的那一方胜出,而不是胡搅蛮缠,互相听不懂对方在说啥。
“达成共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聊天聊得爽,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协作。开展大型项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沟通成本,因为里边几乎所有人都得不断磨合,对一个目标形成共识,不然没法开展工作。
而教育,很多时候就是给大家提供一种共同的“知识地层”,让你的大脑有条理,有基础,对一些基本原理有认同,这时候才谈得上协作、解决问题、创新什么的。如果基本观念都不认同,我就不知道能创新出个啥来。
现代社会效率大大提升,就有义务教育直接否定了很多伪科学的功劳。读过书的人把“万有引力”、“进化”、“热力学第二定律”当成了常识,大家没必要再去纠结这些基本原则对不对,可以直接在这些原则之上解决问题;就好像你平时用电脑,很少关心操作系统怎么运行一样,更不去关心底层驱动怎么运行。教育就是给大家都装了个一样的操作系统。
比如大家讨论建一栋大楼的时候,商量的都是地基够不够稳,有没有人会买,你突然冒出一句“咱们盖楼会不会惊到山神”,这就没法讨论了,人家只能是把你踢出去继续开会,因为你跟其他人的知识地层不一样,跟你沟通纯粹浪费时间。
差距并不是知识量,尽管知识量本身差距很大,最重要的一点是“研究的习惯”。碰上一个问题,普通人可能上百度查一下就完事了,了解个梗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满足了;如果碰上稍微复杂点的问题,普通人想不出来或者找不到解决办法,也就束手无策了。
但是受过系统训练的博士们更加习惯用多种方式去深入把一个问题研究透,查期刊论文,查英文资料,总之要把问题彻底弄清楚。正常人一方面没有博士们那种习惯了研究问题的心力,也没那么强大的深入研究问题的“工具库”。
“工具库”这玩意越来越比人本身更重要,正如美洲印第安人一直没搞明白怎么冶铁,也就点不了“轮子”,直接被锁死在了极低层次的状态。现代社会的人一天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两千年,不是因为进化出来了两千只手,而是拥有越来越先进复杂的工具。工具本身超越了我们自己。
大到空间站,小到给心血管做手术的纳米手术刀,还有很多不太明显的工具,比如积累下来的论文库、码农们日常用的git、视频剪辑玩的Final cut,甚至包括富人们经常玩的信贷,本质都是工具库里的工具。随便学会一个先进复杂的工具,可能几小时干的活比没有工具的几年都多。
事实上很多问题没有相关工具根本无解,比如富人们如果不玩信贷,那他们也没法开展工作。
不少一文不名的人,通过发视频成了超级博主,这也是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工具对自己优势进行放大。
前段时间我看新闻里说有两个年轻人学历非常低,但是参与了某重要电影的后期特效制作。他们就属于没有学历,但是给自己找到一个牛逼工具,工具对他们完成了赋能。
你从互联网上学到东西掌握新技能学新东西、掌握新的技能,或者互联网帮助你实现自我,那互联网是你的工具;
如果只是在互联网上各种玩乐,花了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却只得到了精神的满足,那你是互联网的工具。
这三点都是不断“退而求其次”的。最早的目的是搞个文凭,弄不到牛逼文凭弄个一般的;如果文凭上没胜出,那就掌握几个先进复杂工具,如果工具也没太明白,那就做一个有基本常识的人。
之所以说教育是道窄门,因为绝大部分人在这三样当中一样都没掌握,只会玩手机;问题是玩手机对他们只算消费品,算不上复杂工具。
绝大部分人在“教育”这道门上就被碰得头破血流,学历高不高倒也在次要,毕竟人生路漫长,今后的翻盘机会非常多。但是如果脑子从一开始就不太清楚,常识感太弱,总是在没谱的事情上拧巴,而且关键是根本谈不上理性,也没法被说服(或者太容易被说服,从来也没主见),更不会去吸收新东西,看到不理解的东西都觉得是傻X,工具库里又只放了一把锤子,不用怀疑,人生掉坑里了。
为啥我们说要终身学习,不是因为知识有多值钱,而是说把自己的脑子变成一个讲道理能吸收新东西的容器,这样机会到来的时候不是本能地去忽视,而是研究下这玩意到底是啥。就比如我多年前接触比特币,第一反应是这玩意纯SB,都懒得去了解。
现在也没太了解,不过开始认识到什么东西如果被我都听说了,那它肯定不那么简单了,值得花时间去了解下到底是个啥。
所以教育本身是个人人经历的事,但是只有极少数人真正能从中受益,这是第一道窄门。
人看着工作的时间很长,如果22岁大学毕业,65岁退休,中间隔着四十年,不过真正的工作只有八年左右。七、八年之后,不是说你没法工作了,而是说大局已定,越往后,能改变的概率也就越低,一眼也就看到头了。
一种是本身就非常局限,上限不高,可能唯一的好处是看着稳定;
如果你选了第一种,那也没啥可说的,提前过上了老年人的生活。
对于第二种来说,能不能升上去往往是一种表象,比升迁重要的,其实是你到底适不适合这个体系,以及你对你的工作有没有热情。
相同的一件事,有些人干起来就跟玩似的,有些人却跟坐在火炉上烤一样度日如年。对工作没有热情,自然不会思考怎么去改进;不改进,自然也就不会有突破。
无论是给自己做还是给别人做,如果没有持续的改进和每隔一段时间微小的突破,很容易被同行里那些这方面做得好的人给超了。积少成多,如果放在五六年这个长度上,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大到像地球到月球。
学校里的距离不太明显,毕竟知识这玩意不能直接兑换成钱,不兑换成钱效果就不明显。
但是到了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是金钱和地位的差距,这个就很明显了。一般大学毕业二十年后,同班同学再见面,相互之间的差距天上地下,也是这个原因。累积的量变形成了好几次大规模质变,互相之间不在同一个维度了。
而且你能爬上去,本质还是你能提供多少价值;哪怕你啥都不会,就会拍领导马屁,那也是为“关键角色”提供了情绪价值。
这个意义上讲,参加工作后,就得想办法不断输出价值,并且要不断提高自己输出价值的能力。最后的目的是能力增强,上升到关键位置,或者让领导把你拎到关键位置去,反正都得往上爬。或者从一个赛道变换到另一个赛道,我认识几个人创业搞得一塌糊涂,去搞自媒体反而赚了。
说到这里,有人很难受,说自己所在的位置,干多干少都一样,主要看关系和背景,成绩和能力不挂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选择了这么一个不看努力的体系。人家看的是背景,你又没背景,那人生确实是掉坑里了,只能是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了。
这也提醒年轻人,你到底能不能接受类似农业社会那种缓慢而一眼看得到头的生活。如果可以,那问题不大,虽然稳定是有代价的,而且代价非常大。如果接受不了,那就去冒险,去承担不确定性,去大城市里博一搏。
前几天看到一个数据,说深圳80%的人在租房,大部分人一年的工资不够买一平米,所以大部分人最后都得离开,这也是为啥这个城市有个外号,叫“干电池之城”,榨干大部分人的青春后一脚踢到了不可回收垃圾的筐里。
但是换一个思路,如果你在老家也没啥发展,本身就是个“不可回收垃圾”(此处没有恶意),为啥不去试试呢?让大城市榨一下,说不定能榨出点别的,说不定你体内有个神兽呢。
工作是第二道窄门。大部分人或从事的职业没啥前途,提前过上了养老生活,尤其是刚毕业就养老,越往后活动空间越小;或自己对职业本身没啥激情,反正被卡到了这道门之外。
大家可以问问所有发财的人,真正关系好的,他们无例外会告诉你,赚钱的最根本原因是运气好,不小心进入了一个正反馈循环中,怎么玩怎么有,很快就发了。
财富就是这样,跟上班赚钱和学习新知识完全不是一码事,英文叫“泡沫”,中文叫“风口”,踩中这么一个,不是简单的20%或者30%赚,而是不断翻倍往上翻。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这么几个大泡沫,是的,泡沫。泡沫并不是完全坏,其实现在的房地产造富神话本身就是泡沫造富,比特币也是,股市也是。这些东西邪恶的地方就在于让缓慢地积攒财富变成一个笑话,但如果你搭上了这辆车,飞得比火箭都快。
最近十年,我自己就亲眼目睹了四个造富神话,房地产、茅台、比特币、互联网(包括各种视频和直播的崛起),大家感受下是不是?我知道有些人到现在都觉得这四样全是傻逼,别这样,罗老师,能让人发财的东西没有傻逼的,小丑往往是我们自己。
大家不要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接下来的十年,肯定还有。财富的轮子就这样滚来滚去,不出意外的话,咱们现在眼前就有一个,很多年后回过头来看,迹象很多,只是现在不明显。
当然了,我只是给大家解释这个道理,并不是建议大家去搞,所有真正赚钱的套路背后都是风险,而风险这玩意对于不同的人感受又完全不同。
比如我认识一个哥们炒股赚到了钱,而且非常多,没碰到他之前,我都不相信A股这个赌场有人可以真赚到钱,前段时间看胡润排行榜,也说是中国财富过亿的有13万户(中国总共有4亿户),过亿的这些人大部分是企业主,少量是那种有一堆房的房东,还有10%左右的人是炒股赚的。
他说他是潮汕人,如果今天10%的家产没了,他心里波澜非常小,并不是有钱才这样,没钱的时候也这样,从小父母就在灌输这种观念。
其次他长期浸淫股市,对行情理解很深,别人眼里的风险在他眼里不算风险。
有点像一个消防队的人在大学演讲,在讲台上点燃一个燃气罐,大家都吓得够呛,不过他非常淡定,作为一个资深消防员,他知道这玩意没啥风险。
另一些赚到钱的人是完全不懂,瞎搞,毕竟猴子炒股也是能赚的。不少人在过去几十年里,买房子、买基金、买比特币、买茅台确实发了,大部分发了的也不太懂为啥发。真懂的经济学家普遍是靠知识付费赚点钱,很少有靠投资发财的。
有些人甚至坚持了错误的观念做出了对的事。比如之前一个私募基金经理分享长期盈利秘诀的时候,他说每个人一生中只要做对了一件事,可能就能彻底翻盘。
他二叔坚持买茅台股票近十年,并不是因为他二叔对茅台有深刻的理解所以能做出理性的决策,完全是因为多年前他作为大学生,指导他二叔坚持买五粮液,他二叔记成是坚持买茅台 ,他修正观念后不买了,他二叔继续买,现在也就发了。
财富就是这样,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线性的,你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赚钱,如果你卖给固定的人,那你就是打工;如果你直接到市场上卖,那就是自由职业;如果你倒卖别人的时间,那就是创业,这些钱有的快有的慢。
还有一个维度是你有意无意踩到了一坨狗屎,然后狗屎一个爆炸,把你炸上了天。中国现在绝大部分富人,都是踩到狗屎后上天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你赚不到超出你认知的钱”这种说法是错的,小钱靠认知,大钱靠大运。只是今后的钱越来越向信息层面转化,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依附在砖头和酒瓶子上,对认知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脑赚的年代越来越远去了。
首先你得通过工作提供现金流,这没啥可说的,得有初始资金嘛,初始资金越大玩法越多,普通人往往看不上10%的理财产品,因为10%的收益改善不了他们的生活。但是如果你有几千万,年化10%,6年就翻倍,你说好不好玩
其次能承担一定风险。风险和财富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正是因为风险的存在,其他人才不跟你抢食;等到大家都明白过来,包括买房造富这样的神话今后慢慢也就到头了。当然了,不要去承担那些你承担不了的风险。
最后所有泡沫不是一天涨起来的,而是很多年,如果愿意,你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去观察它。大家想想房产、比特币,是不是都是这个逻辑?大部分人都是很早就听说这玩意,但是直到最后期才加入进去,然后成了韭菜。
所有风口都是这样,第一波吃肉,第二波喝汤,第三波还债。
那有啥办法没?没啥办法,除了运气之外,就是要保持一颗宽容和能学习的心,碰上新东西,愿意去学习,愿意去了解,而不是直接把那玩意跟“傻逼”画上等号。
写这些的目的并不是建议大家去投资或者冒险,千万别那么想。我就是给大家解释下所见所闻,不一定对,说出来也是跟大家讨论下,毕竟大家又不是只看我一个人的说法对吧?
而且我今天讲的是“窄门”,既然“窄”,绝大部分人是穿不过去的,所以如果最终也没过去,也不要纠结;如果过去了,尽量心怀感恩吧,能力占的比例没大家想的那么大,运气占大多数,只是自己承不承认的问题。
但是无论如何,形成一种开放心态,碰上新东西敢于并善于去学习,说不定哪天有意外的惊喜。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多谢阅读。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九边”。
河南·郑州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