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和博主一样,听过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英国贵族有荣誉感,打仗走在最前边,所以战争中伤亡最大,以至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打光了。
其实这是个“说了一半的谎言”,也就是说,这话没问题,但是没说完,说它对也对,但是不全对。
真实的情况比较复杂。从后来的统计来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600万人,死亡72万,平民死亡率是12.5%。而军官阶层死亡率高达20%,战后英国直接就把这归结到军官们主要贵族出身,有荣誉感,作战英勇,所以死得多。
那问题来了,英国打过无数的仗,英法百年、克里米亚、征服印度、布尔战争,几乎所有的战争中,都是平民伤亡率高,怎么在“一战”中突然贵族伤亡率上来了呢?以往贵族都没有荣誉感,在“一战”中突然荣誉感爆棚了?
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其实如果了解西方的战争模式,就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百年,大家大战主要用的是“线列步兵”,也就是排队枪决。当时的步枪精度低、射速慢,就需要人数来凑。士兵们排成一横列往前走,得有人一边走一边敲鼓控制节奏,长官在前边控制速度,双方靠近到射程内时,把枪持平,随着指挥官的口令向对方射击。谁先承受不了这种伤亡,谁就先退出,另一方获胜。
真是被骗了好些年啊,一直认为他们的贵族是在战争中死光了,结果是给内卷了。
如今的贵族,有点像民国的满人 关晓彤,吴京,胡军,王中军,关之琳,周海媚,关凌,老舍,梁左,英达,关峡,赵忠祥,王朔,满族人依然占据文化高地
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英法付出了60万伤亡的代价,所得是什么呢?战线只向前推进了七英里! 指挥官对手下几十万上百万士兵的巨大的伤亡表现得无动于衷,这其实是一战中各国将领的普遍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一战是第一次“科学的战争”。成千上万鲜活的生命,就成了柱图的高矮,饼图的胖瘦。 一战被称为按照火车时刻表进行的战争,这说的是后方资源和兵力调动要靠火车的运输来完成。而把兵力和弹药运到一个地方后,参谋们又开始计算,需要多少门火炮,以多大的弹量,在步兵前方多少米形成弹幕,才能形成对步兵的保护。 各方参谋都相信,只要我的数学比对方好,我这边的士兵伤亡就比对方少。我这边死一个兵你那边死两个兵,那就是我赢了。如果我这边死50万零1个兵,你那边死50万零2个兵呢,那还是我赢。你看,一扯起科学来,人性就没有了。
相比封建色彩的土地贵族,一切只想着资本增殖的资本主义确实是进步多了,虽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得他们没有完全消灭旧贵族而是与其媾和,真的要完全的反封建还得靠无产阶级
新兴产业资本贵族对之前的军事贵族的收割,贵族(掌握社会权利)的阶级换了人,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就改变了。 主要是世界财富从物理世界的明抢变成了经济世界的豪夺,所以那批勇气可嘉,只会打打杀杀冲锋陷阵的就没用了
当时机枪技术进步,有一种技术叫做间接射击,就是使用重机枪(重机枪并不是口径大,而是重型的脚架和更快的射速),机枪间接射击和炮兵的操作差不多,射击前划定好区域,准备好标尺,射击持续时间,覆盖弹幕。据说,前线的士兵惧怕这种甚过炮兵,因为炮弹总是呼啸而来,而机枪间接射击从来听不到一点前兆,突然间一片区域就和下雨一样,子弹落地时才有沙沙的声音,但是这一片的人已经倒下了,这是重机枪的日常操作。面对敌方冲锋时,机枪的射击方向丧心病狂的针对线列冲锋最大的杀伤,布置在了线列的侧方,也就是那种一颗子弹打一串的想法,防守阵地锯齿状,冲锋士兵被侧面打…一战初期,双方都抱着新式的武器,老旧的战术,进行绞肉机操作。但是看电影描绘一战初期,你会发现,导演的想象力,远远不及当时的实际情况。
所以我羡慕的我喜欢的《傲慢与偏见》(写于1813年)里的Elizabeth,嫁给了又帅又爱她的贵族土地富豪Darcy(拥有半个derbyshire or something),最后还是会被盘剥成穷人啊。。。更不用说同样作为贵族富豪但人又单纯的binley了,所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后来英国走上了轰轰烈烈的崛起之路,不过红利基本都被土地贵族、工业资本家和放高利贷那伙人给赚走了,大部分人陷入了极度的贫穷。 这几天新闻说英国因为新冠有好多儿童都吃不饱饭了惊动了联合国来帮忙,他们自己也说作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居然出现这种情况